(一)
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
高艳华
每位授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对此,若处理得好,则会风平浪静,海阔天空;若处理得不好,则会招来是非,甚至会影响师生情绪。这样的例子笔笔皆是,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某位老师在我班上课,讲课过程中,不懂事的金同学接了一句话,很不中听。老师怒了,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金同学痛批了一番,金同学伤了自尊,不肯承认错误,和老师顶撞起来,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我和学生科的老师出面才解决此事。金同学说如果不是老师反应过激,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伤了自尊,他是会向老师承认错误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在教室特定情景中的交流和对话,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备课考虑不到的情况,所以我们要求认真备课,强调充分的准备,尽可能估计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在课堂上要处理每一个你眼中的小事。特别在我们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因为涉及到教学对象的多差异性、教学内容的多灵活性、教学环境的多不稳定性等诸方面的因素,课堂教学的备课犹显重要。只有教师坦然面对课堂中的偶发性,积极应对课堂中的意外或问题,课堂才会有弹性和活力,也势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只有首先辩证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出现的意外情况,才有可能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处理课堂教学。
通过这个案例特总结以下几点处理突发事件注意事项:
(1)要及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教师要迅速即使地进行处理,否则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2)要理智: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出人意料,扰人心烦,但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切忌急噪、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
(3)要有艺术性: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首先要机敏、迅速而准确地判断问题、然后因势利导,恰当、妥善地解决问题。
(4)要有教育性: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对课堂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时,要切忌“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或把全班学生当做“替罪羊”,大吼大叫。而应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真切、自然地去肯定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是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
(二)
尊重学生的每一次质疑
邵 妍
作为一名仅仅进行教学工作7年的教师,和那些资深的教师相比,在对待学生的很多态度上我想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面对来自学生的“质疑”,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居多,学生用自己所有的理论知识和合理的想象力进行一些自我的想象,有的时候符合实际,有的时候天马行空,当学生用这些问题来向我提问的时候,我一直都把它当成一个对自我的挑战来对待,知识的海洋浩瀚而广大,我不能用自己的所学来主观强调自己一直是对的,我们的学科也重在实践的调整,有的时候过时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的确要给实践让步,所以用理论知识来垫底,合理的实践环境作为依托,进行必要的调整都是合理的,学生的实践经验很丰富,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丰富,在面对离校一年的学生回来探望我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成长,不仅仅是精神面貌,气质和态度都与学生时天壤之别,成熟礼貌,待人得体,这个时候我还会趁机取经,问问他们相关单位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他们是我的“小老师”,我虚心请教有的时候会遭到学生的不解,“老师你怎么还问我们?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是对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往往还会给他们讲解下我的意图,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行业中没有永远的绝对的师徒关系,我们互相进步才是正途。
我庆幸自己最开始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坚持本心,做到不骄不躁,以后才能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坦然的面对学生的友善的“质疑”。
(三)
规范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点方法
王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再用心教也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我寻找机会,要求每位学生自查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良习惯,并组织学生进行认真剖析。在课堂上,规范课堂听课、完善课后作业等方面人手,加强规范培养力度,随时发现不良习惯并及时给予纠正。
对于作业要求更严格,对完成作业的时间和作业量要作明确规定,坚决杜绝照抄作业现象发生,每次批改完作业我都会亲自发下去,并把作业分为较好、好和最好三等。如发现一例指正,另外还可通过“作业展评”等活动来强化学生作业规范。
总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大主力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人手,才能提高整体教育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之才。
(四)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杨秀丽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盲目跟风,要选择适合课程,适合学生,当然也要适合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
下面我以一堂课为例,来分析一下教学方法的运用:
《焊接工艺》是焊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气割”是其中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要介绍气割的原理及过程,由于学生已经进行过焊接实习,都使用过半自动气割机,所以本节课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气割设备图片,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如何使用气割,也就是气割的过程。
学生在讨论总结后,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气割是“燃烧”还是“熔化”金属,所谓的“送风”是送的什么气体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逐一分析,解释,纠正错误,这样学生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然后再播放气割视频,让学生加强印象,通过直接观察来回顾气割的每一个过程。
之所以用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本身的实习和学习情况,再加上老师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
(五)
课堂教学形式决不能走“形式”
张祥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如课堂讨论、辩论、开展知识竞赛等都是常用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起到了一种点缀作用。例如讨论的问题没有实用价值,甚至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性,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讨论就可以得出结论,讨论实在显得画蛇添足;再有在进行双边活动时出现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以至于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可是之后学生竟然没能记住什么。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片面追求表面的形式。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形式决不能走“形式” 。
(六)
人生、责任、追求
王大伟
在这个学期渐入尾声的同时,我开始了12焊2班的焊接实习课程。在第一天上课时,焊2班的39位同学居然迟到了23名,而且上课时毫无纪律可言,随便接话,没有礼貌。对此我很生气,但是我没有失去信心,我坚信我可以管理他们。经过短暂的思考,我已然有了主意。我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人生、责任、追求。很简单的几个问题,但是学生们都迷惘了。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平时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和孩子沟通这个问题,也可能学生本身年纪小生活无忧而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我跟学生讲了很多关于人生的道理,人生的责任,我们的理想与追求,同学们深受感动。在我讲完以后很多同学也自主的举手发言,表达了他们自己所理解的人生、责任、追求,另外也述说了他们这一代的不惑与压力。通过师生间这种无间的沟通,焊2班的同学们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实习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我坚信,他们都会成功。
(七)
榜样的力量
孟 玮
最近,我们班徐奇同学在获省、市中职院校焊接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同时,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获金奖。消息传回学校,师生们都很受鼓舞。回到班级后,我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当时,我们班正在实习场实习,绝大多数同学实习劲头都非常大。但是,个别同学依然不以为然。徐奇同学回来以后,我介绍了他获得的荣誉并简单介绍他刻苦练习的一个个小插曲。同学们听后,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很多同学说,同样在一起学习两年。人家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几名后进同学反应更加强烈,纷纷表示,要向徐奇学习,争取在技能鉴定和毕业考试中取的好成绩。
几天时间过去了,同学们在徐奇的带动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实习氛围。
看起来,榜样的力量真是一笔财富。
(八)
向学生学习
侯 崇
老师不是圣贤,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其实,像学生学习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必需的学习。
学生年轻,有活力,需要我们学习。
学生单纯,天真,需要我们学习。
学生认真,肯于研究,更需要我们学习。
最近,我带12级焊1班实习。班中有很多学生的长处真的值得学习。比如,交作业,当我点评到某一名学生某处有缺陷后,在下一块试件中,他会试图改变缺点,并且力争不再犯同一样的错误,这种认真态度值得学习。比如,在点评某一名同学试件中的缺陷时,会有其他同学去反复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共性问题进而去改正......
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向学生学习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使人净化,有时,学生也是我们的老师,像学生学习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
(九)
课堂作业的激励作用
陈春宝
11焊5班是我本月带的一个毕业班。刚开始时,这个班比较散漫。练活的人少于闲散的人。有一部分同学根本无视即将进行的技能鉴定。这周开始,我安排每名同学每日上缴一块“课堂作业”。在上缴作业后,我根据每名学生的焊接状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并以划勾和打叉作为是否合格的标志。结果,这个班学生不仅看重作业,更重要的是。看中打叉和画勾。甚至于有几个学生相互不服气,并且自发的开展起了比赛。一时间,实习风气明显好转。大家心中憋足了劲,谁也不甘落后,甚至连休息时间工位中都有人在焊接。
看起来,任何一项教学措施都容易改变学生学习状态,课堂作业的激励作用也不容小视。
(十)
与学生一起过端午节
王晓光
今年,我再一次负责学生参加全国焊接大赛的培训工作。应该说,我的压力和参赛学生的压力都非常大。我们每天早上七点上岗,每天到晚上十点才收工。
端午节这天,学校没有了往日的喧哗只有我们师生三人在这寂静的校园里重复着焊接项目的每一项细节。。。。。。
到了中午,很多家开始过节了。我也破例与学生们一起到了校外的饭店与学生们一起过节,我们边吃边聊,既沟通了感情,又缓解了压力。
虽然没有与家人一起欢聚,但是与学生一起过端午节,也是我教师生涯中一种难得的纪念吧!
(十一)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脚步
张 晋
在讲授《焊接电工》课程的过程中,发现12届焊接专业几个班级的同学们普遍对这门课程学习热情较低,上课不够认真听讲,开学很长时间了,还有些人连教材都是崭新的,看都不看。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经过总结我发现,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与当今时代的需要产生了脱节,很多内容过于陈旧。而我们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认为必须要不断学习,想方设法地多了解与所教授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闲暇时,我就去和其他理论和实习指导老师共同探讨现在企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内容。然后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在上课时注意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焊接电工知识,努力使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一个合格的知识创造者。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达到使学生听我讲、愿意和我谈、愿意上这门课的目的,我们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放平心态、积极探求,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十二)
学生零食问题
朴美花
现在好多学生下了课直接往商店跑,买一堆零食,并且为了零食不计钱的多少,去次怎么也要十元,而且一天要去好几次。 粗略算下,最便宜的辣条,一元,饮料要三元,方便面要一元,香肠要2元,冰淇淋一元,一节课课间就要吃掉这些,至少八元。当然,有些学生控制力不好,课间时间不够吃,还可能会在课上趁老师不注意,吃上几口,而且上课为了躲避老师吃据说是更好吃。这也不过是学生早上没吃早饭所吃的,到了三四节课还是会饿,还要去买东西吃,即使不饿,为了解个馋,也要买点什么嚼嚼。这一天算下来,至少也要二十。
这种情况给自身,同学,家庭,班级,都带来许多问题。从自身来讲,学生不按时吃饭,把零食当饭吃,这对自身的健康就极其不好,十七八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零食,营养明显跟不上;对其他同学来讲,一个吃零食,另一个也会想要去吃,馋虫都被引出来了,结果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开始吃;对家庭来讲,吃零食所花费的钱,肯定比正常吃饭花的钱 要多很多,这对有些家庭无疑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对班级来讲,第一点,吃些花生,瓜子什么的,将皮随手扔到地上,卫生就是问题,然后吃零食本身就不是好习惯,整个班级的风气就不会好,尤其出现课上吃零食的现象,还有香肠等零食还会有味道,再上课的话,气氛不是很好。
因此教师应该讲吃零食的坏处,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仔细说予学生,让学生充分明白吃零食的坏处,不仅是在浪费钱上,更是浪费自己的身体资本。并且学生之间应该互相监督,及时与父母沟通,不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不要让学生养成吃零食的习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吃零食的习惯自然会改掉。
(十三)
学生的学习状况之我见
孟庆元
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学生学无动力,教师教得吃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上迷迷糊糊、得过且过、毫无上进心。造成这些学生学无动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我认为首先要加强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有适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二是要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其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多少和程度的深浅,教师教学方法都要改变。初中阶段的课程主要如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这些课程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产生厌学心理,或多或少有点提不起兴趣。进入职业学校后,大量的专业课程一时间让他们学习无从下手。 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公差配合》、《车工工艺》、《电工学》等,这些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由于专业课本身的特点使职校的教学方法与普教不同,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操作多一些。这些变化使初中阶段基础本来就很差、学习能力很低的学生来说,专业课程难入门,摸不透,吃不消。结果是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就随之慢慢减弱。另外,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上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内不做笔记,听课不认真,思路不清晰;考试不正确对待,总是想方设法作弊;实践操作不求甚解,不懂装懂。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有足够的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十四)
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改也需要时间
娄 艳
来我们职校就读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小毛病。由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又都比较溺爱,事事袒护,学习习惯非常差,家长又不在身边,个别学生甚至作业都叫别的同学写,面对这种情况,开始我非常生气,并大声训斥学生,但收效甚微。我反复琢磨这事的解决办法。开始我尽可能在课上抽一点时间,减少作业量,课上就做,即便这样还有个别学生不写,既然我的措施已经开始了就得坚持下去,对个别学生我单独找,让他课下到我办公室去做,这下好了,为了不去办公室学生只好在我的逼迫下完成作业了,但我清楚这种办法不是长久之计,得渐渐把学生的小毛病让他们自己改,于是我每隔两三天时间就举行一次作业比赛把好的表扬差的鼓励,学生表现好些我再把时间间隔延长,经过坚持,大多数学生有了明显进步,但仍有个别学生不理会,我知道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的,因为平常习惯的养成已经伴随他们十多年了,老师要比他们更有耐心,相信坚持久了会有成效的。于是对个别学生我先不提作业的事,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先做好了再慢慢引导,我会坚持下去给他们足够是时间直道他们好转。
(十五)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罗素杰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对于从事本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合理应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和动、静及原有内容随时再现,使学习过程不再单独乏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零件图的识读时,让学生通过视频仿真,了解机械生产过程,让学生的视野开阔,使学生的学变得更容易,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中许多动画和作图过程演示的速度过快,又与学生平时使用尺规作图有一定的差异,初学阶段学生,思维往往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机械制图形象思维培养最好的方法还是需要教师运用传统的直观教学方法边讲解边作图边小结才能逐步的培养起来,这时候,教师可以拿模型或实物让学生看明了,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对补视图补缺线的内容,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画,利用彩色粉笔区别题图和答案,比使用现成的课件要好得多,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性质特点,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取优势兼容,更能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