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学教研/教学教研

教育叙事集锦(总第10期*上)

(一)

 

感悟选修课

 

李艳荣

 

6S管理课进行到了“修养的推进重点”一节内容,众所周知,修养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名词,那么怎样才算是有修养,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呢?

 

我在黑板上写到:

 

1、作为公司职员,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按标准作业。

 

2、作为社会人,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事业。

 

3、作为家庭成员,有责任感,敬老爱幼,关心家人。

 

针对此内容,我提出问题,作为一名在校学生,你应该怎样做才算是有修养?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上课迟到、不认真学习,同学之间说脏话,不尊重老师,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习惯,是不是体现出了自己素质较低,缺乏修养呢?

 

同学们似乎有所感想,我接着讲下去:同学们即将走向社会,从现在开始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培养,以修养的三个方面来对照自己,养成良好的遵章守纪的习惯,掌握更多的技能,具备更高的修养,使自己逐步迈向成功。

 

由此感悟,我们教师要把选修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良好习惯的培养,使同学们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二)

 

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

 

任丽菊

 

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关注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理论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三)

 

语文教学小故事

 

江  虹

 

我是一名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时常在课堂上就会碰撞出让人欣慰难忘的火花。

 

比如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你知道椰子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我一下子被问住了,因为我根本不了解椰子树,平时也没关注这类事情,但是出于教师的虚荣心,我对他说:“现在在上课,等课后再说。”由于工作繁忙,把这件事就给忘了。等再给这个班上课时突然想起了这件事,而且我注意这名学生一直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于是第一节课下课后,我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办公室,快速从网上查阅了这个问题,第二节下课后,我特意把这名学生叫到跟前,告诉他:“椰子是通过海洋来传播种子的,因为椰子生长在海边,有厚厚的外壳,等它成熟以后,便掉到大海里,外壳脱落,随着海洋的漂荡来到海边,种子便在那里生根、发芽,最后又长成了椰子树。”学生对我回答十分满意。

 

从这次以后,我意识到老师不是什么都知道,对于学生提出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保持平稳的心态,及时去解决问题,不能遏制学生的求知欲。

 

(四)

 

学生都想被关注

 

齐志云

 

临近期末,作为班主任的我因为某种事情要求学生做到而且很好的完成。其中,有一名学生平时很少说话,而且老师布置任务都能完成,但这次他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并公开和我说不光他这样,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我很诧异。但在教室我强压住火气,让同学们先走了,留下了他,问他为什么这样,和平时不一样,他说没什么,只是感觉老师好像不喜欢他,不愿理他。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唰的一下,迅速地冷静地检讨了一下自己,或许因为他一直很平淡,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所以我真的有时觉得他没存在。意识到自己的错,检讨了自己,并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因为疏忽而忽略、冷落了他。

 

从这件事上我觉得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或他人能关注他,这样或许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爱需要细致、细心。

 

(五)

 

手   机

 

刘  洪

 

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以它已走进了每个人的手中,包括在校学生。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此现象烦恼着每位老师,可是怎样才能摆脱此种现象呢?

 

本学期开学初始,我就首先规定一条纪律:课堂上禁止接触手机,违反者没收。规定定下来后,大多数学生上课态度都很专注,只有少数学生出现“铃声响起或玩手机游戏”现象,对此,我采取了没收的方法,让学生很不高兴,但为了将这种现象扼杀,我还是坚持了此种方法。在后来的课堂上,我渐渐取消了“没收”,而改为了“上交”,让忍不住看手机的同学暂时将手机上交,下课后自行拿回。没想到效果更好于前者。

 

“没收”或“上交”手机不是我的目的,保证课堂纪律与学生真正投入课堂才是真谛,希望学生能提高对手机的认识,让手机真正脱离课堂。

 

(六)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王  芳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一样,要想给台下的“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自己就必须要演的精彩,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以“奇”激趣法。课堂上的“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奇”是学习内部动机的源泉,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心理学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

 

2、以“疑”激趣法。疑即疑难,解决疑难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疑难,让学生去思考,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

 

3、“一句话”教学法。在教学中,一句简明扼要但高度概括的语句,不但生动形象而且便于学生记忆,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

 

4、其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与教具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

 

(七)

 

改变自己

 

郑盈盈

 

上学的时候,在我的内心总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当一名教师。当教师多好呀,人们把教师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因此我一直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直到有一天自己如愿以偿地当了教师,才真正知道当好“孩子王”,做一名“好老师”有多么的不容易……

 

第一次上讲台之前,有经验的老同事对我说:这里的学生不好教,你可要做到“上任三把火”呀!否则他们摸透你的脾气,以后就不好教了!当时我对这位同事的提醒深表感激,因此那一年我的教学过程总是板着脸,孩子们很紧张,很少有人举手回答问题,只是安静地听,我也不以为然,感觉上课真没劲,老师在讲,学生在睡。后来,我们实行了快乐教学,效果还很好,原来孩子们也希望老师把他们看成学习的主人,和他们平等相处,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呀!

 

做一个教师真的挺苦挺累的,但是只要我们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努力工作,就会发现:其实“孩子王”并不难当。

 

(八)

 

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陆丽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讲授CAXA数控车这门课,我深感名言的哲理。

 

本人是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虽然学习软件较容易,但对数控知识知之甚少,尤其实践经验更少。在讲授CAXA数控车加工中,由于工件不同,加工工艺不同,软件参数设置也不相同,因此,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欠缺。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学高为师”,为维护教师的尊严,自己虚心到实习厂请教实习教师,积累实际教学经验。实习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课堂会提出很多与加工相关的问题。作为实践经验欠缺的我,不一定能给予学生全面完整正确的答复,因此,有时虚心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不耻下问。这样,在几轮的CAXA数控车的教学中,自己的数控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九)

 

主题班会——班级凝聚力的体现

 

陈美伊

 

前一段时间我们班好几名学生因打架闹事而被学校退学,我们班的学生人心惶惶,各自为政,感觉一点凝聚力、向心力都没有,针对这种现象我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做个文明人。

 

要求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我为他们编排小品,编写三句半,开始学生们懒懒散散,参与热情并不高,可是我并没有气馁,依旧热情满满的带他们排练,久而久之,可能是他们被我感染了,参与的积极性高了,每名学生都主动分担一些工作,到了开班会当天,他们居然主动的布置教室,主动地把黑板画好,整个班会开的非常成功,学生的热情全都发挥出来了,每个人都体会到做班级主人,把班级当成家的感觉,我觉得自从那次主题班会后,我们班的学生比以前懂事了,虽然偶尔还是会犯些小毛病,可是他们会知道为了自己的错误而反省自己,这就是他们的进步,我相信未来的两年时间里,我一定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他们真正的长大,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

 

(十)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宋  光

 

站在三尺讲台,学生的眼睛自作主张地注视着我们,我们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有力量。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始终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凡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先到校;要求学生知错就改,自己首先虚怀若谷;要求学生为人正值不染恶习,自己首先做到襟怀坦荡,一身正气。

 

在班级管理中,发生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就拿我们11汽修来说吧,班里学生刚入校时,许多同学不会做值日,每天早晨我提前20分钟到校,看到同学们哪里没做好的,就开始做,或指导学生怎样干,好多次我都拿拖布拖地,同学们十分感动,抢过拖布说:“老师,让我们干吧!”教育学生不能乱扔垃圾,可是学生做不到,每到课间,我看到垃圾就弯腰捡起,学生不好意思了,“老师,我来捡”。就这样耳濡目染之下,我们班多次夺取流动红旗。

 

(十一)

 

如何处理顶撞老师的学生

 

张  玲

 

学生冒犯、顶撞老师,是施教过程中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一次课,一名学生不画图,好心提醒他:“怎么不画图?”他却说:“等同座画好再抄”,我一听就来气了,让他站起来,他反而不高兴,说没学会不抄怎么画,这时,我当着同学面下不来台,气得把他叫到办公室站着,和他一谈,他反而态度很好,马上承认了错误,我也顺便教育他、鼓励他,他高兴地走了。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对学生的处理要适当,即要“冷”处理,不能和学生“硬”碰“硬”,既不失教师的尊严,也保证课堂教学,同时给犯错误的学生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

 

(十二)

 

我的世界你们来过

 

王正禄

 

2011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二,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一切都那么的特别。天气特别的晴朗,天空特别地蓝,还特别地漂浮着一些善感的云彩。

 

今天是10春3班离校的日子,也是我们一起度过的两年时间的最后一天。在教师里,我一遍又一遍地看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万千种心绪扰乱了我的言语,只能重复那几句最简单的叮嘱。

 

当你们朝我挥着手走出教室,一丝丝落寞涌上了我的心头。食堂里,我努力地克制自己,多少次仰望天花板,好别让眼泪流下来。

 

没有人知道,我又回到那个曾经的根据地——3号楼204教室。控制不住的心酸,让眼泪从我这个大家都认为坚强的男人眼中疯狂地流出,任凭教室里的学生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曾经的一幕一幕在我脑中翻江倒海,演绎着一段段永不停息的故事。透过窗户,我费力地搜寻每一个走出校门的身影。每经过一个熟悉的,我的心就猛揪一下。原来我是这么地爱你们,而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我的世界,你们真真切切地来了,并且深深地刻下了印记。我的人生里很多第一次,你们算是其中一个。我记得我们一起去锦州参加活动,一起在学校运动会上拿第一,一起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重复着每一天的生活……

 

你们让我改变了许多,提高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更懂得了许多,真诚地感谢你们!我不敢说以后会有多辉煌,我觉得拥有你们,我已经很辉煌了。春三班是你们的骄傲,更是我的骄傲,我拥有一个团结、互助、进取的春三,知足了。

 

我不知道以后的日子里,大家是否会有闲暇回顾一下曾经的那两年,但我肯定会的。

 

老师不说太多华丽的语言,只想简单地祝福每一位同学:祝你们一路走好,我的孩子,我的弟弟妹妹们!!!

 

(十三)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陈连成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他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他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活了下来。

 

所以说: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片绿叶,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十四)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前提

 

张祥敏

 

对中职学生来说,基础较差,在专业课方面真的就像一张白纸,怎么去描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

 

多少年来,教师都是从“教”的角度思考教学工作,极少从“学”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研究教材,成为老师必修课,然而往往这样的效果是事倍功半。

 

人各有特点、有差异,因材施教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习惯,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不爱学习的可以用简单问题“诱导”、“鼓励”、“表扬”等方式,对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可以适当加大问题的深度。在讲课中可以联系他们的兴趣、爱好,多讲一些实例。

 

我们承认个性的差别,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决不是教学中对一些学生的“放弃”,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督促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专业课学习中让他们真正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找到自己的专长,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十五)

 

最愉快的一次课

 

邹兰凤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机遇、挑战、优胜劣汰的时代,是让时代适应自己,还是尽快适应时代,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同学们,面临的是青春的蜕变和抉择,所以《就业指导》对于中职生来说应该是必修的一门课程。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握就业的具体途径,学会合理的就业定位,首先应该全面认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当然,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是非常必要的。

 

那天我在10春铆班上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设计------今天的我(优势不足),明天的职业需求,未来职业发展目标、、、、、、每个同学首先自我剖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然后其他同学给予补充。那天的课可以说是最愉快的一次课,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次课。同学们的率真、坦诚、、、、、、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学生是那么的可爱,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更使我对他们将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