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由我校焊接专业“辽宁省王晓光职工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职工创新工作室)”牵头,组织召开了“职工创新、三教改革--《焊接方法与实训》教材改革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黄英主持,校长杨剑波、党委书记苏英新、教学副校长孟笑红、校中层干部、工作室团队成员以及我校市级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首先,主持人黄英主任介绍了三教改革,说明了其中教材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了此次研讨会的内容。焊接科王静老师介绍了目前我校焊接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的作用,并从三教改革入手,着重地阐述了本次教材改革的目的和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深了与会教师对此次教材改革的理解。杨秀丽老师重点介绍了《焊接方法与实训》这一教材编写的目录、样章、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设计等主要内容,展示了如何将二维教材转变为立体式教材,充分体现了“互联网 ”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的优势,能够适应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途径。听取工作汇报后,与会人员开展了热烈的研讨。焊接科王清晋科长作为教改团队领导对成员提出了希望和具体工作要求,要发挥本专业优势,使“互联网 ”教材更加突出实用性、准确性、直观性。机电科等其他专业带头人表示深受启发和触动,也引发了对三教改革的深入思考。文化基础科科长马业兴,从公共基础课新课标角度,对新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信息中心主任陈燕表示,今后将加大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保障。教研室及教务科表示会为教材的编写和实践教学做好指导服务和管理保障工作。在交流探讨环节,各位领导也表达了对此次研讨的见解,并提出了宝贵意见。苏英新书记希望职工创新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发挥团队精神,对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外体现服务社会职能。教学副校长孟笑红希望此次教改能够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升教师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焊接科的优良作风,强化教师团队建设,细化落实校企合作,为其他专业改革创新提供思路,更为其它中职学校焊接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最后,杨剑波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杨校长表示,优异的成绩源于优质的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创新、奉献、吃苦耐劳等工匠精神与技术同样重要。此次教改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打破了中职教材落后于科技发展的坚冰。教师团队要克服困难,争分夺秒,要大胆想、大胆做、立意高、制作精,要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学生学有所得。